欢迎来到环球教育官方网站,来环球,去全球,名师高徒,高分留学!
来源:
小编: 1今天,我想结合两个学生的真实故事,谈谈备考中的心态建设——这个看似抽象却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。
A同学:基础不错,但平时很浮躁
这位学生刚来的时候,基础其实相当不错,听说读写都有一定基础。按理说,只要稍加努力,很快就能达到目标分数。但现实情况却令人意外——他的拼写错误频出,连最简单的"make"都会写成"maek";练习时总是拖延,学习不到十分钟就要刷手机或开小差。
这就是典型的"浮躁型考生":能力不是问题,心态才是症结所在。有一次课后深谈,他向我吐露心声:"老师,我不是不想学,但就是静不下心来,总觉得做什么都提不起劲。"这番话让我意识到,他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点的讲解,更重要的是学习状态的调整。
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家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"心流理论(Flow Theory)"——当人们投入一项具有适度挑战性(既不太难也不太易)的任务时,会进入一种全神贯注、忘我投入的状态,在这种状态下,学习效率和成就感会同步提升。
基于这个理论,我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训练方案:
每日任务清单:每次只专注完成一个明确的小目标
番茄工作法:从20分钟专注开始,逐步延长到1小时
即时反馈:每完成一个任务立即检查成果
刚开始他连20分钟都坐不住,但坚持两周后,神奇的变化发生了。他告诉我:"老师,我现在做完一套阅读题都不想停下来,感觉特别有成就感!"这种正向反馈形成良性循环,他的学习状态发生了质的飞跃。
📈 三个月后,他的阅读成绩从最初的5.5分稳步提升到了7分。
结课时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:"原来我不是学不好英语,而是从来没有真正地投入学习过。"
这个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:对于基础尚可但心态浮躁的学生,培养"心流"状态往往比传授技巧更重要。
B同学:零基础,备考没自信
这位学生刚来时几乎零基础,连题目都看不懂,非常没有自信。她说:"我只认识apple、banana这种单词,雅思对我来说太难了。"
基于她目前的基础和状态,我帮她调整了备考策略,建议转考PTE,因为题型更固定,对基础弱的学生更友好。
并给她制定了阶段性小目标:
第一周掌握20个高频动词
第二周背口语模板
第三周练习短句听写
...
每次完成目标,我都会具体指出她的进步:“看,这周你已经能完整复述5个句子了。” 慢慢地,她的态度从"我肯定不行"变成了"我再试试"!
三个月后,她不仅顺利通过了考试,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学习英语的信心。
这个案例让我明白: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,关键在于帮助他们积累小成功,逐步建立"我能做到"的信念。
在长期以来的教学生涯中,我也越来越相信:决定你能否达成目标的,不是智商,不是技巧,而是你处理情绪和坚持节奏的能力。
🖊
写在最后
别问"我基础差能不能考过"?
也别纠结"别人都比我强"?
其实,你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 --- 昨天的自己!
是今天能否多坚持10分钟
是此刻能否放下手机专注学习
是今天这20个词组一定要记住的决心
语言考试从不考验天赋它只检验一件事:
当别人放弃时,你能否再多坚持一天?
那些看似突然的"开窍"
其实都是默默坚持后的水到渠成
当你真正沉下心的那一刻
就会遇见那个让自己都惊讶的自己:
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厉害!!